两架乳白色的空军4019号专机静静地卧在跑道上。身着深蓝色服装的机组人员在上上下下地繁忙着。太阳跃出地平线,赤色的向阳映照在机身上,飞机尾部的赤色国旗图画愈加耀眼。
6时06分,飞机按时起飞。驾驭这架运送18名中心新闻媒体记者飞机的,是空军专机部队一大队大队长黄业强。在今年年初的抗击兵雪灾祸中,黄业强和他的搭档们完成了上百个架次的专机运送使命。便是他担任机长,保证赴湖南灾区辅导抗灾的专机使命,战胜重重困难,圆满完成了“没有航向的航线”驾驭使命。
机械师闫龙和记者说,12日正午地震发生后,机组人员就意识到他们或许随时要背负救灾运送使命,一切人员都进行了相应预备。公然,当天下午他们就接到了上级指令。“咱们是清晨2点出场的,给飞机加油、加水,进行各项查看,不一会儿天就亮了。”闫龙说,飞机起飞后,他也不能闲着,要仔细听飞机发动机和各关键部位的声响,避免发生意外。
空降兵某师政委陈辉和记者说,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、约9000名军力参与抗震救灾。“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、突击速度快的特色,可以终究靠机降和伞降敏捷向灾区投送军力。”陈辉说,空降兵现已组织了600名军力作伞降预备,若需求,可“突如其来”进入“孤岛”汶川县城。
空降兵部队是在13日清晨0时30分接到上级预先号令的;清晨6时,部队就已做好了飞赴灾区的悉数预备;8时,部队进入机场;8时28分,榜首架运―八运送机就已起飞。
记者乘坐的专机,又上来了72名空降兵官兵。这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,不仅在战争时代参与过上甘岭战争、涌现出黄继光、邱少云等英豪,在平和时代也多次在’98抗洪、抗击雪灾等抗灾救灾中大显身手。
官兵们轻装上阵,为了尽或许多运人员,他们只携带了铁锹、镐头、手套等必备配备,每人携带了3天的干粮。
22岁的一级士官陈勇,家在四川德阳。“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地震的音讯,我急坏了!”他说,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后才和家人联系上,知道家里的房子倒塌了,所幸的是,只要外公受了伤。
17岁的刁成龙,尽管长得瘦衰弱弱,但半年的兵营磨炼,现已使他的身上多了许多男子汉的气味。他的家也在德阳,只到部队动身前,也未能和家人联系上。
“电话打通了,便是没人接。”记者看到,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,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。
“我真想回家看看,忧虑我的爸爸和妈妈。”刁成龙说,“但是,作为一名空降兵兵士,我必须先顾我们,才能在顾小家。”
29岁的三期士官王箭是重庆人,尽管家里的房子裂了缝,但他看上去丝毫不放在心上。“部队驻训时,我去过汶川。”他对自己参与各种抢险救灾和大型演习的阅历津津有味,一路上不断地向新兵“夸耀”式地讲个不断,听得连那些一开始对抗震救灾心里有点打鼓的“新兵蛋子”,个个眼里泛光……
10时55分,飞机在绵阳机场慢慢下降。机场上空晰晰呖呖地下着雨。通过1000多公里远程运送的官兵,没有顷刻的歇息,卸载完物资后,当即整队向抗灾一线进发。
站内信息搜索
微信公共号